幼小衔接,是家长和幼儿园都十分看重的事。那么,什么是幼小衔接?幼小衔接为何让家长如此焦虑和不解?面对幼儿园和小学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,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幼儿园,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?
幼小衔接,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,而是为了孩子进入义务教育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。
有研究结果表明:第一,幼儿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孩子能力发展水平低,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。第二,幼儿入学准备不足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得差,即孩子的主动性、独立性、规则意识、任务意识发展水平低。
这直接导致一部分幼儿入学后不能主动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,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等。
所以,真正成功的“幼小衔接”应该做到这样几点:
表达能力,比多认字更重要。
事实上,很多学校在入学报名时都会安排一次与孩子面对面的考察。其中,考察多数为谈话式的交流。 所以,对于这场“谈话”,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何往往占据了最重要的印象分。而即使在入学以后,老师们也通常会对这样的孩子更青睐——口齿清晰、善于表达,在课堂上能踊跃举手发言,并且对许多事物能有一定的独立见解。
对于孩子表达能力的突击培训无外乎这样几个方面:
第一,在交谈中丰富他们的词汇。小朋友受到经验的局限和他们自身发展的影响,词汇量通常比较贫乏,往往会出现想说又说不出来的现象。因此,爸爸妈妈一定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,为孩子积累语言素材。另外,每天一定要单独留出时间来与孩子交谈,有意识地提一些小朋友既熟悉又感兴趣的问题,让他们养成连续表达的习惯。
第二,在游戏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。孩子的语言最富有创造性,但模仿、学习在语言获得中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。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安排一些需要语言表达的游戏,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练习说话。游戏中的相互合作、表达,为孩子爱说、乐于说话创造了条件,既增强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,又提高了交往能力。
在家庭生活中,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把握生活中的教育,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。
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,这时,我们不能让自己内心的小情绪爆发出来,而是需要为他们建立一个个正确的行为计划。
幼小衔接阶段,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。家长越早重视、培养、建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对今后的学习会越有帮助。
对于大多数的孩子而言,幼儿园里并不要求他们学习写字,刚好忙碌的环境就会使孩子们注意力无法一直集中于书写,不过通过有创意的活动,孩子们都能参与进来,从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或者基本功。
对于数学语言的基本理解是开启小学生活的基础,它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引导幼儿学会观察、思考、判断,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忙着为孩子找好的小学,购买学区房的同时,切勿忽视孩子的知识积累以及生活能力上的培养。请记住,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而已,更是孩子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希望我们每一名老师,每一位家长,都会运用一些新鲜的、好玩的方式来发现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,喜欢并适应小学生活,为进入小学做必要的知识、技能和心理准备。
欢迎光临 青苗荟联合总部 (http://oa.qmhkids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