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苗荟联合总部

咨询电话:010-82251115转823
搜索
查看: 1464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家长与幼儿相关] 孩子“插班”入园的那些事,家长应该知道

[复制链接]

62

主题

62

帖子

246

积分

积分
24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王静娴 发表于 2017-3-24 14:12:17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大部分孩子会在每年9月入园,但种种原因,有些父母会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插班。当孩子成为一名“插班生”您需要注意什么?怎样判断插班是否真的适合孩子?来看看幼儿园“插班生”的那些事。  



“插班”上幼儿园的好处

父母们为孩子选择插班的理由



1. 避免不良情绪的传染

【案例】萧萧3岁2个月

我为女儿选择春季插班入园,一是因为正常入园时她还不满3周岁,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每年秋季,新生入园第一周,班里的哭声此起彼伏,在这种“悲伤”的氛围中,即便是不怕生的孩子,也会受到不良情绪的传染。而春季插班,绝大多数“老生”情绪稳定,为新来的宝宝树立了很好的榜样,在欢乐的气氛中,孩子比较容易忘掉“悲伤”,积极融入新环境。

2. 得到更多的关注

【案例】健健3岁7个月

如果选择秋季入园,我儿子刚好3周岁,但他自理能力不强。我想,二十几个新生在一起,肯定有被老师疏忽的时候。相比之下,我们晚半年插班入园,原有的老生已基本适应,不太需要老师分心,这时,老师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、照顾插班的孩子。而且,没有了集体痛哭的困扰,老师的心情也好,能充分地给新来的孩子倾诉的机会、更耐心地聆听他的心理感受,帮助孩子排解分离焦虑,一周后,我儿子就喜欢去幼儿园了。

  
3. 减少生病机会

【案例】超超3岁3个月

我儿子体质弱,经常生病。如果选择9月入园,赶上秋冬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,加之最初去幼儿园,少不了哭闹和生活上的不适应、喝水少,导致上火,还有班里孩子之间的交叉感染,我担心儿子患感冒的几率会增加。而开春以后天气一天天转暖、户外活动也多起来,抵抗力相对增强,能减少生病的几率。现在看来,我为儿子选择插班是对的。

  
4. 多了一份选择

【案例】乔乔2岁8个月

让女儿插入小托班之前,我和那些已经入园的孩子家长聊了聊,从他们的口碑中得知哪个班的老师更细心、更有经验;带女儿去幼儿园玩的时候,也和她沟通了从直觉上更喜欢哪个老师。这样,在插班前我向幼儿园表达了自己希望把孩子插入哪个班的意愿,结果,孩子去了以后真的很高兴。而9月入园,幼儿园统一分班,不可能有这样的“主动性”。




“插班”的不利因素和对策

我们再来看下插班的不利因素及对策
1.“新来的”加深孩子的陌生感

【案例】涵涵3岁半

涵涵到一家幼儿园插班后,每天总是不大情愿地说:“小朋友说我是新来的,不想去……”幼儿园与家里的环境完全不同,孩子一时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,父母要帮孩子慢慢适应;如果孩子内向,插班后不容易合群,适应期会比正常入园要长些。而小朋友们“新来的”这个说法,强化了她和其他孩子的不一样,容易使她产生被排斥、被孤立的感觉,进一步加深了其陌生感,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孩子的自卑,造成心理隐患。

【对策】

权衡孩子的性格
  

宝贝的性格与插班有很大的关系,开朗的孩子能较快融入新集体,反之就比较困难。所以,内向的孩子最好不插班;如果非插不可,父母要给孩子打好心理预防针,并和老师沟通、商量对策,给宝宝最大的帮助。


给出恰当的解释

告诉孩子,小朋友这样说的真正意思是他们又有了一个新朋友,并不是不喜欢你,他们很愿意和你玩儿呢!这个解释能帮孩子驱除心中的孤独感和被排斥的感觉。如果孩子担心自己被欺负,则让她明白,老师不允许小朋友欺负人,帮孩子在新环境下建立起安全感。

2. 跟不上小朋友的节奏
【案例】丁丁2岁10个月

插入小班,那时他不熟悉幼儿园生活,又比别的孩子小几个月,在上课、游戏和一些集体活动中,感到无所适从,别的小朋友做得很娴熟的事情,他却总也做不好,凡事还比别人慢半拍,那种谁都比不了的挫败感让丁丁很郁闷,最初一个月,他几乎天天回家后发脾气。原因是他和其他小朋友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

【对策】

不要人为地“拔高”宝宝


       将宝宝插入年龄相当的班级,比如将2岁多的宝宝插入到托班或小小班,孩子更容易适应。因为,年龄相差几个月,小宝宝们各个方面能力的差异很大。在这种环境下,孩子总处在被照顾的位置,做什么事都处于弱势,长此下去,孩子将没有成就感,失去自信心,不利于个性发展。

摸清“底细”

       告诉孩子,妈妈知道他以前没有学过这些,现在一下子做好不容易,但是宝宝不要怕,妈妈和老师都会帮他的,安慰他放宽心。然后,再给孩子的具体困难指一条“明路”,力争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,缓解其心理压力。同时,帮他一起解决,比如在妈妈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折纸飞机,孩子也能看到自己的成绩,有了赶上小朋友的信心,也就不甘心当“小尾巴”了。


3. 从优越感到失落感

【案例】乐乐3岁半

春季入园后的最初那段时间,乐乐得到了老师比较多的关注和照顾,她总是很自豪地说:“我是老师最喜欢的宝宝”,不知不觉产生了优越感,并有事事争宠的苗头。过了一阵子,乐乐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,老师对她的特殊照顾减少了,对她和对其他小伙伴没什么差别了,没想到,老师态度的“降温”竟引发了乐乐的失落感,一旦没被夸奖就不高兴,甚至对其他被表扬、被关注的小朋友产生嫉妒和敌对情绪。我想,如果选择正常入园,乐乐和小朋友们一样享受同等待遇,她或许不会产生心理“落差”。从这个角度讲,插班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
【对策】

所有的宝贝都可爱

        给宝宝灌输“所有的小朋友都是可爱的,老师都喜欢”的观念,让他知道,小伙伴们尽力把该做的事做好,也能和他一样能得到夸奖的机会;老师表扬别的小伙伴,并不等于不喜欢他,使孩子平和对待表扬,淡化嫉妒心理。

理解公平

       告诉宝贝,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、长处,老师表扬他们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或者有了明显的进步。老师只有这么做,才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。如果老师给予宝贝你太多的关注,其他小朋友会不会也觉得委屈呢,就像老师表扬小伙伴时你的感觉一样?借助讲道理和一些小事来引导宝贝理解公平,克服失落心理。

   
当各方面条件成熟,插班进入幼儿园不失为一个选择。

      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,上幼儿园,孩子是主角,插班入园要适时、适龄,不可拔苗助长。同时,当孩子作为新人加入一个集体时,必然需要产生一段适应、融入的过程,因此当孩子对幼儿园适应后,最好“从一而终”,不要盲目转园、换园,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。

青苗荟幼教联盟  

GMT+8, 2025-5-6 22:06 , Processed in 0.09325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