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苗荟联合总部

咨询电话:010-82251115转823
搜索
查看: 1609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家长与幼儿相关] 这10点只有家长能教给孩子,幼儿园无能为力!告别熊孩子...

[复制链接]

62

主题

62

帖子

246

积分

积分
24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王静娴 发表于 2017-6-16 16:16:51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近日,人民日报发表名为《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》的文章,引发广泛关注。文中提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最重要的老师,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。


早在今年两会期间,政协委员中的“网红”曹德旺就提出议案:希望国家能立法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,只有家长受到科学的培训,才能提高子女家庭教育的质量。


家教是什么?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,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。比如感恩、尊重别人、基本的规矩等等,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。


据报道,近日,曾先生的瓜棚里的瓜惨遭四个熊孩子破坏,西瓜被踩得一踏糊涂。事发当天,曾先生听到瓜棚里面有动静,进去一看未成熟的西瓜被毁了一地,最让他吐血的是,他看到四个孩子还在踩他的西瓜,踩爆一个又用叫踩另外两个,似乎非常开心。 四个熊孩子破坏力惊人,居然踩坏了9000多斤西瓜,就算按照批发价2.5元/斤算,曾先生损失2万多元。



2017年5月20日,镇江一名10岁男孩与2名同龄的伙伴欲掏电塔上的鸟窝,没想到,他爬得过快,在接近鸟窝的时候被电弧电伤,结果被困在30米高空,手臂大面积电伤,消防人员紧急抢救,安全的把男孩救下来。



同一天,青岛的高先生也是郁闷无比,因为5岁的儿子居然把他5万的货款撕的一塌糊涂,去银行都无法兑换。


  

孩子调皮也是一种正常现象,家长要正确引导。俗话说,没有熊家长,就没有“熊孩子”,培养一个孩子需要父母的智慧,哪怕是个熊孩子正确的引导也能变成一个好孩子。

我们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,争购天价学区房、争抢名校名额,家长们总觉得,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好的老师手中,就万事大吉了,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。


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老师,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。再负责任、再优秀的老师,在很多方面也是无能为力,因为很多方面老师是不可替代父母的。

中国有句谚语“子不教父之过”,以下10个方面还必须得靠家长自己:


1、生活习惯


在美国,孩子没有吃饭穿衣、大小便的自理能力,会被幼儿园劝退,而在中国,培养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,却成为了幼儿园的责任。


在中国,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,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,父母什么也不让孩子干,长期包办孩子的吃饭、穿衣,结果造成孩子对父母、家庭、环境的过度依赖。




2、学习习惯

我们常常看到有的父母要孩子好好学习,自己却从不学习,甚至到要晋升考试时,还作弊;父母要孩子诚实,自己却经常撒谎;父母要孩子讲究卫生,自己却不讲卫生。


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。要求孩子做到的,自己必须首先做到。




3、良好的时间观念

良好的时间观念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密不可分的。 “时间”这个看不见、摸不着的概念,很难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,让孩子了解到它的意义。


因此,家长应该通过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,将时间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,让吃饭、睡觉,都变成培养时间观念的一个环节。 




4.上进心


有个笑话说孩子因成绩不好,被妈妈骂“笨鸟”。孩子不服气的说:世上笨鸟有三种,一种是先飞的,一种是嫌累不飞的。妈妈问:那第三种呢?孩子说:这种最讨厌,自己不飞,在窝里下个蛋,要下一代使劲飞。

父母请记住,父母的心气高,孩子的斗志才高。这种遗传的气质,不是老师教的,老师也教不会。




5.孩子做事的条理性


有些孩子磨蹭,有些孩子马虎,有些孩子总是慌慌张张、丢三落四。这些缺乏条理的表现,往往是家长娇纵出来的。


父母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,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,家中收拾整洁条理,办事独立自主、干净利索,从细节上教育孩子,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们应该从身边的事情开始,一步一步达到人生的完美,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习惯。



6.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


孩子开始和同伴们在一起生活时,常会出现争吵、打斗、抢玩具等不友好的行为。对于这些,爸爸妈妈应该正确对待,注意结合孩子的群体生活教育孩子团结同伴、关心同伴、互相友好谦让。



有的爸爸妈妈怕别人欺侮自己的孩子,不让他合群,结果会使孩子形成孤独、自私的心理,孩子想不到别人,更不懂得关心别人,这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。


7、教孩子学会关心别人


过分的溺爱使一部分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,他们只知道接受爱,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,却不知道爱别人及如何去爱。不会关心别人,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及人际关系会带来不利的影响。

  

俗话说:言传身教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也是最有效的。要使孩子富有爱心,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。在日常生活中,爸爸妈妈要互相关心,对长辈要体贴照料,对待亲友要嘘寒问暖,谁生病了,主动侍候;谁有困难,主动帮助。父母对别人主动、热情地关心,孩子耳濡目染,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


8.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

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,如今已经越来越不可忽视,安全教育的主题就是让孩子懂得规避风险,生活中安全隐患有许多,虽然说孩子会有爸爸妈妈和老师的保护,但是只有孩子自己对于危险事物有所畏惧,才可以远离伤害,防患于未然。



9. 教孩子学会吃苦

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培养孩子不是为了把他们娇惯成寄生虫,啃老族,而是为了他们一生的幸福,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马平川,事事如愿,教会孩子不怕吃苦,勇于吃苦,孩子才能独立生活,战胜艰难险阻,有所作为。


10.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


家是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场所,给孩子的影响最为深刻。孩子厌学,孩子逃学,孩子跳楼,貌似孩子的事儿,但实质上,是家长从小对孩子胸怀培养的结果。夫妻和睦,家庭幸福,孩子就不会想不开。


父母吵闹,父母离婚,父母生活习气不好,孩子成才则是奢望。父母有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、温暖的成长环境。



一个好的老师,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,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。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永远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。


青苗荟幼教联盟  

GMT+8, 2025-5-6 17:22 , Processed in 0.09284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